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教育   3785篇
科学研究   506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98篇
综合类   34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海南少数民族文献资料类型分析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的、文化的和地域的等等种种原因,对海南少数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及开发利用显得十分滞后,本文分析了海南地域文化对海南少数民族文献类型的影响及目前海南少数民族文献在其收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22.
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的规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数字化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如何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进行规范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对网络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少数民族古籍的收集与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古籍收集保存工作包括:古籍的收集、整理、典藏;库房管理;古籍开发利用,等等。应当提高对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认识,制定发展策略,建立有利于古籍工作的机制,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的收藏、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24.
This article seeks to critically re-open the closed structure of news coverage of ethnic minorities by proposing a dialogical model of representation, which evokes mutual understanding across differences through well-crafted narratives of minority experiences. Informed by Mikhail Bakhtin and Charles Taylor, it explores the notion of “dialogue” within journalistic narratives and delineates two dialogical approaches, namely the evaluative articulation of moral values and the polyphonic incorporation of different voices. The former suggests that journalists should employ nuanced languages to situate ethnic minorities’ aspirations and experiences in a common “horizon of significance”. The latter challenges the hegemonic monologue of an ostensibly objective narration and accentuates the manifold voices from ordinary people, urging the journalists to rethink their positionality as narrators. Two cases are analyzed to reveal how the dialogic representation can be realized in news reporting, calling for a transition from “ethics of inarticulacy” to ethics of care in journalism practices.  相似文献   
25.
聚落考古是以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重要手段之一.选取遗址数目众多的辽宁西部地区,采用决策树分类和基于遗址等级权重的改进聚类分析方法划分聚落,研究聚落分布及其内部结构关系.经分析,辽宁西部地区聚落分布受到水系、地貌和气候的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区域中最大的聚落位于大凌河支流流域,该位置与史料中记载的辽西区域郡首阳乐的位置十分相近.通过对遗址等级的统计分析,各聚落内高等级遗址所占比例逐渐减小,最后趋于5%左右,各聚落高等级遗址的控制范围与位置和聚落内部遗址数目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耦合协调度及未来前景,在分析体育产业与健康中国耦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体育产业与健康中国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修正GM(1.1)预测法对我国东部地区11省市2013—2017年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预测未来10年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2)东部地区11省市两大系统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且二者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体育产业系统发展水平比健康中国系统波动性更强,体育产业成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有效路径依赖;体育产业发展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驱动作用较弱,而健康中国建设对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作用较大。(3)东部地区11省市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性在逐年稳步上升,但演进与提升速度较缓慢,协调关系始终处在勉强协调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从北向南的空间格局大体上呈现“高—较高—高—较高—高—低”,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耦合协调水平演进与提升速度明显加快,但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并提出建议,以期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2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晋陕蒙边界地区武术文化发展及成因进行研究.指出,该地区地处特殊的文化地理位置,形成了明显有别于农耕与游牧的半农半牧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伴随着两种文明的不断碰撞与交融,武术这一身体文化也在该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并对摔跤、射箭和武术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对成因的探究显示,黄河是凝聚农耕思想的武术身体文化在晋陕蒙边界地区传播发展的根基与命脉,长期的民族冲突为武术技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动力,移民则是武术文化在该地区传播的载体.  相似文献   
28.
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长海县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基于县情,突破瓶颈,利用"典型驱动"策略,培养卓越教师,打造卓越课堂,实现卓越发展,从而带动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等方法分析边区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历史价值,目的在于揭示其发展与繁荣的历史必然性,准确把握当代体育发展的历史逻辑,并从中获得历史借鉴和启示。陕甘宁边区体育的发展与繁荣,抗日战争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领导身体力行与专业组织的成立为其提供了组织保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与大生产运动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专门的培训机构与体育人才的培养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陕甘宁边区体育具有军事化、大众化和常态化特点,其历史价值在于:增强了军民的体质,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促进了边区人民的空前团结,凝聚了民族力量;为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技术基础。陕甘宁边区体育的发展启示我们:当代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崇高的理想来引领、健全的组织来领导、专业的人才来支撑、先进的文化来保障,而且必须具有鲜明的服务“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时代主题和服务服务于广大普罗大众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0.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意识是中华民族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传承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改变、相关法律政策与广大民众的疏离,传播的局限性和封闭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意识淡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和改善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重铸民众的主体认同意识,探索多元化的宣传传播途径,旨在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